文/ Carl教練 編/Fu
許多球友在學習網球的過程中,可能因為網路上或是技術書籍中的一句話,一句過於簡短的話,解讀錯誤形成誤解,自此展開一段錯誤的學習旅程;而錯誤的揮拍動作,輕者,就是蹉跎時光;嚴重者,會讓運動傷害找上你。
在我的教學經驗中,初階球友和中階球友在學習發球的過程中,常發生幾個錯誤的基本觀念,先不去追究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如何形成,這幾個錯誤若是不修正,將無法讓發球的基礎架構建立起來。首先最常見的第一種發球迷思就是在「最高點擊球」(註,本文內容中之方向描述或舉例,均以慣用右手持拍者為例)。
錯誤衍生錯誤
從這個「最高點擊球」誤解開始,常搭配上另外一個錯誤觀念:「拋球要拋在1點鐘方向」(右手持拍者)。這兩句話的結合,往往造就一個很常見的錯誤,就是在擊球點時,為了爭取最高擊球點以及在一點鐘的擊球點,於是伸直手臂和球拍,讓手臂和球拍垂直指向天空( 如圖1)。

最高點擊球將使得手腕失去輕鬆向前加速的活動空間!
甚至將球拍伸向身體外側( 如圖2),這樣的角度將讓手腕處在一個極不自然的角度,使得手腕緊繃。這種錯誤的角度,將使得手腕失去輕鬆向前加速的活動空間,若勉強加壓手腕,將對手腕帶來嚴重的運動傷害。

為什麼手腕角度正確在擊球過程中是如此重要 ?
以發球的動力鍊來說,手腕加速拍頭是動力鍊的最後一環;累積了腿部、臀部、軀幹、肩膀、手臂…..等累積的力量,集大成於最後加速手腕,甩出拍頭;所以讓手腕能輕鬆有效率地做出Flexion的動作,是讓發球有爆破感的一大關鍵。
我們來看公認世界頂級發球好手 #費德勒 的發球吧!在球點瞬間,身體、手臂、球拍和球的相關位置,可明顯看出在擊球點瞬間並非將球拍垂直指向天空,手臂和球拍也並非是一直線,而是讓球拍呈現一個稍微傾向身體側的角度。(圖示以黃線讓讀者作判別)

為何這些頂級球手是用這樣的架構發球呢 ?
讓我們來實際體驗一下。首先,請您試著將手臂向上伸直,接著也把球拍直立垂直天空,然後前後揮動球拍,記得這時手腕的感覺。
接著,請您將球拍稍微往身體側傾倒一些角度,同樣前後揮動球拍,比較一下這時的手腕,是不是輕鬆很多,因為球拍能取得更長的前後揮送路徑。輕鬆有效率的揮拍方式,正是網球技術發展一直在追尋的目標,所以若您對發球技術仍存在的觀念是把球拋在身體右側,並將手臂及球拍往上伸直成為一直線爭取所謂的最高擊球點,建議您採取大破大立的心態,從頭重建您的發球架構,可能會有一段陣痛期,但是正確的架構才有機會幫助您不斷提升,才不會讓您的發球技術一直在原地打轉。